“聖經研究”叢書
第一卷

上帝永恆的計劃


第十二章

時代計劃圖解

主題大綱

各個不同的時代;收割時期;實際的身份與被認為的身份;我們主耶穌的行進方針;他的信徒的行進方針;掛名教會的三個類別;當收割的時候分別出來;被油膏教會的榮耀;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人;稗子被焚燒;世界蒙福;榮耀的結果。

decorative line

本章節下一頁附有一張圖表,介紹上帝拯救世界的計劃。藉著這張圖表,我們試圖經由眼見來幫助讀者們的思路,以理解上帝的計劃逐漸展開的某些特徵,以及一些循序漸進的步驟,也就是那些蒙天召被揀選的所有聖徒們,他們從人類的特性向神聖的特性永遠獲得完全“轉變”的必經過程。

首先,我們來介紹上帝三個偉大的安排。第一個安排A,從人的創造到大洪水;第二個安排B,從大洪水到基督第二次到來時千禧年統治的開始;第三個安排C,或者稱之為“日期滿足之時的安排”,從基督對“後來的世代”的統治開始。(參看《以弗所書》1:10; 2:7)這三個偉大的安排經常在《聖經》中提到:A被稱之為“當時的世界”;B被我們主耶穌稱為“這個世界”,保羅稱其為“這罪惡的世代”,彼得稱其為“現在的世界”;與現在的邪惡世界對照,C被稱之為“後來的世代,有義居在其中”。現在邪惡統治世界,正義者受苦,然而在後來的世代裡,這個次序是要顛倒過來的:正義者將統治一切,作惡者將受苦,最終所有的罪惡將被消滅。

在這三個偉大安排中的每一個時期或者“世代”,上帝對於人類的計劃都有一個清晰和不同的要點;並且每個時期都僅是這整個偉大計劃中的一部分,然而人們只顧及到單獨的每個部分,那是不能顯示這整個計劃的深奧,但是當整個的計劃完成時,將會顯示出上帝的智慧來。由於第一個“世界”(“天和地”或者萬物的安排)在大洪水時期消失,隨後而來的時代一定是與“這罪惡的世代”的安排不同,我們的主說“這罪惡的世代”,撒旦是它的王;雖然當前罪惡世代的這個王在大洪水之前,並非沒有影響,但是他並不是那時世界的王。有幾段經文可以闡明上帝在那個時期的作為,因此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他的計劃是一個整體。這些經文提出的觀念認為,大洪水前的第一個“世界”或者安排,是在天使的監督和特別輔助之下,他們被准許盡其所能地來幫助人類,使墮落和退化的人類能復元。無疑地,由於上帝的允許,他們熱切渴望這種嘗試;因為他們的興趣在為創造的大功歌唱和歡呼的喜悅中顯現出來(參看《約伯記》38:7)。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天使被允許作第一個時期的管理者,這一點不僅在所有關於這個時期的文獻中指明,而且可以從使徒對當前、過去和將來的安排進行對照的評論中做出合理的推斷,他說(《希伯來書》2:5):“我們所說將來的世界,上帝原沒有交給天使管轄。”

將來的那個世界將要在主耶穌和他的共同繼承者的統治之下,而不是天使;因此與“這罪惡的世代”的管理相比,後來的世代管理不僅將更為正義,也比“天使輔佐”之下的第一個世界或安排更為成功;人類的邪惡變得如此地嚴重,致使上帝在他的憤怒和正義憤慨中用大洪水毀滅了那時活著的整個人類,只有八個人得以存活。這個事實顯示,天使在感化人類方面是無能為力的。參看《創世記》7:13。

在“這罪惡的世代”中,上帝容許人類嘗試管理自己;但是因為墮落,他們受到“這個世界的王”撒旦的控制,人類從大洪水到當前的時代,長期以來在自我管理和對抗魔鬼的陰謀詭計方面都是徒勞無功。人類在撒旦控制下的這種努力嘗試的統治,將要在世人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大災難時刻中結束。從而將會證實,不僅天使的力量不能拯救人類,而且人類憑自己的力量也無法達到圓滿的狀況。

Chart of the Ages


第二個偉大安排,B,是由三個不同的時代組成,每個時代都按照上帝的計劃以循序漸進的步驟,逐步向前發展。

在時代D期間,上帝的特殊作為都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這些族長有關。

時代E是猶太時代,或者稱之為雅各死後的時期,這一期間,他所有的子孫都被上帝交付特殊使命的重任,所以被稱為“他的子民”。他對這些人顯示了特別的恩惠,宣佈說:“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以恩惠認可)你們。”(《阿摩司書》3:2)這些人成為一個民族,是基督教會的預表,是 “聖潔的國度、特殊的子民”。對他們的應許象徵著對我們“更美的應許”。他們穿過曠野到達應許之地的跋涉,就象徵著我們穿過罪的曠野到達天上迦南之地的旅程。他們的獻祭是象徵性地、而不是真正地證明他們無罪;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參看《希伯來書》10:4)但是在福音時代F中,我們有“更美的祭物”,這的確能為整個世界的罪帶來救贖。我們有“君尊的祭司”,由所有通過耶穌基督把自己獻給上帝當作聖潔和可悅納的“活祭”的人組成,耶穌基督就是首領或者“我們所認為的大祭司”。(《希伯來書》3:1)在福音時代,我們發現了本物的真像,這些事情在猶太時代及其儀式和律法中都只是一些影兒。參看《希伯來書》10:1。

在福音時代F期間,基督的身體(教會)從這個世界被蒙召出來,他們因信心而認識出生命的冠冕,以及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因順服蒙召和蒙召的要求),使他們得與上帝的性情有份。(參看《彼得後書》1:4)上帝仍然容許邪惡統治或管理這個世界,目的在於使這些蒙召的人能因接觸到邪惡而經受考驗,看他們是否願意放棄人類的特徵,以及特權和祝福,成為活祭,以符合與耶穌的死一致,使他們在復活時能被視為與他的形像相稱。參看《詩篇》17:15。

第三個偉大安排C將由多個時代組成,即“後來的多個世代”。其中第一個為千禧年時代G,是我們唯一對此有明確信息的時代。正是在千禧年期間,基督將統治並賜福給予世上的萬族,完成“藉著聖先知的口所說的萬物復興”。(參看《使徒行傳》3:19-21)在那個時代中,罪惡與死亡將被永遠抹去,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即亞當所犯的過錯而被定的死罪。(參看《哥林多前書》15:25, 26)那將會是偉大的重建時期。在千禧年的統治中與基督耶穌聯合的將是教會,他的新婦,他的身體,正如他所應許的那樣:“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啟示錄》3:21。

偉大重建時期之後的時代,即“後來的世代”H,將是完美、蒙福和幸福的時代,關於這一時期的工作,《聖經》沒有記載。如此遙遠的時間,只要知道那將是上帝恩惠下,榮耀和賜福的時代就足夠了。

上述每個時代的安排,其事工的開始和發展都有它的明晰時期,且每個時期的結束也都明白地顯示其收穫的成果。在猶太時代結束的最後四十年是為收割時期,從西元29年耶穌的事工開始,那時他通過聖靈接受了上帝的油膏禮,(參看《使徒行傳》10:37, 38),直到西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在這個收割期中,猶太時代結束,而福音時代開始。如圖中所示,這些安排有所重疊。

在猶太時代的終結期,在耶穌三年半事工的最後時刻,那時,主拒絕了猶太民族,說:“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馬太福音》23:38)這之後的三年半時間,仍有恩惠顯示給他們,局限于得到福音召喚的人們,這與先知所宣稱(參看《但以理書》9:24-27)的“七十個七”(年的)賜給他們的恩惠是一致的,在這一期間的最後一個七年中間,彌賽亞會被剪除(死亡),但不是為了他自己。“基督[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我們的罪而死,”因此緣由,獻祭和供奉之事停止了,時間為那個七年中間,即是賜給猶太人恩惠的七十個盟約周滿期之前三年半的時候。當真正的祭品獻出,象徵性的獻祭當然不再被耶和華承認。

然後我們就有了對猶太時代的更全面的見解,這一時期在第七十周的最後時刻結束,或者說在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事件三年半後,福音從哥尼流開始也傳向外邦人。(參看《使徒行傳》10:45)至此福音的傳播結束了猶太人的時代,上帝的恩惠對猶太教會的眷顧和重視也就結束了。在隨後的大患難時期,他們的民族已不復存在了。

福音時代是從猶太時代的收割期就已經開始了。這個時代的計畫是“上帝所立的基督”的呼召、發展和試煉,即頭和身體(元首和教會)的關係。這是聖靈的安排;因此可以恰當地說,福音時代是從耶穌受洗時被上帝“以聖靈和能力”膏抹時開始的 (參看《使徒行傳》10:38;《路加福音》3:22; 4:1, 18)。關於教會,即他的身體,三年半後才開始發展。

在福音時代的結束時期也有“收割期”,這個時期也有兩個時代的重疊,即福音時代的結束和復興與千禧年時代的開始。福音時代的結束也是以循序漸進的步驟分階進行,就像猶太時代的模式或“影子”所顯示的那樣。如同在收割期的第一個七年是專門對以色列的事工有特別的意義,也是恩惠的年代,我們也在這裏找到了發生在福音教會身上類似的七年,接著是艱難時期(“火災”)降臨到這世界(這也是類似猶太時代的大患難時期的再次發生),作為對邪惡的懲罰,也作為將要到來的公義統治的準備。

通往榮耀的道路

K、L、M、N、P、R分別代表不同的層面。N完美人類特徵的層面。亞當犯罪前位於這一層面;但是從他違背上帝的那一刻開始,他降到墮落和有罪的層面R,他的所有子孫都在這個層面上出生。這個層面就相當於是走向通往毀滅的“寬路”。P代表象徵性稱義的層面,認為通過律法的獻祭可以稱義。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完美,因為“律法原來一無所成”。《希伯來書》7:19。

N不僅代表人類完美的層面,如同亞當曾經擁有的那樣,是個完美的人,還代表所有稱義之人的身份。“依據《聖經》所說,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結果,所有相信基督的人,即所有接受基督的完美和接受他完成所做的事工、且接受他作為他們的救贖者的人,都會因信而被上帝稱義,如同完美的人,仿佛從來不是罪人。因而在上帝面前,所有接受基督為他們的救贖者的人,都被認為是處在人類完美的層面N上。這是人類可以接近上帝的唯一層面,或者說可以與他交流。上帝稱所有位於這個層面上的人為兒子,即人類的兒子(如亞當)。因此,亞當是一個兒子(參看《路加福音》3:38),在他變得不順從之前和上帝有過交流。所有接受我們主耶穌完成所做的救贖事工的人,都被算作或者被視為恢復到最初的純潔;因而,他們能夠與上帝有交誼或者說與上帝有交流。

在福音時代,上帝對稱義的人們提供了特別的恩典,告訴他們在一定的條件下,他們可能會經歷一次屬性特徵的變化,與基督,即他們的救贖者同樣,了結這世上、人類生命的屬性特徵,成為神聖、靈性的生命。有些被稱義的信徒們,由於相信他們的罪已被赦免而帶來的歡樂與和平,使他們感到滿足,以致於沒有留意到呼召他們登上更高層次的聲音。另外的一些人,卻因他們從罪中被救贖出來而受上帝所顯示出的愛感動,且感到他們不再是屬於自己,而是被贖金買回的,說道:“主啊,你要我做什麼?”這些人通過保羅得到主的答覆,他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羅馬書》12:1)使徒主張我們要把自己當作活祭獻上是什麼意思呢?他指的是,我們要把自己擁有的一切力量和才智都奉獻到上帝的事工中去,從今以後,我們不再為自己而活,也不為朋友、不為家庭、不為世界、不為任何其他人而活,只為救主耶穌而活,他用自己的寶血贖買了我們,因此我們要順從地事奉上帝的事工。

但是,由於上帝不會接受有瑕疵或者不完美的象徵性獻祭,也由於我們眾人都因亞當成為罪人,我們會成為可悅納的祭品嗎?保羅表明,只要我們是聖潔的,就是可悅納的祭品。我們不像耶穌那樣聖潔,因為我們是被定罪的人類,而他是沒有罪的;我們蒙悅納也不是由於我們已經完全成功地達到了品行的完美,我們的蒙召是因為我們在上帝的面前被看作是完美,而不是已經達到完美;只因我們有這寶貝放在(易碎和漏的)瓦器裏,使我們最終完美的榮耀都會歸於上帝的恩惠,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能力。但是我們的聖潔,以及我們能作為被上帝所悅納的祭品,都來自一個事實:我們因信基督替我們犧牲的緣故,上帝便使我們從所有的罪惡中得到赦免。

凡是理解並順從上述蒙召的人,都欣喜地認為值得為基督的名來忍受責備,他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即顧念“生命的冠冕”,要得“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以及“將來要顯予我們的榮耀”。這些人從獻給上帝的那一刻開始,在上帝的眼裡就不再被看作是人類的兒女,而是通過真理的話語從上帝所生——成為靈性的兒女。他們現在比初信之時更接近獎賞。但是他們的屬靈生命仍不完美:他們才剛剛孕育,還尚未從聖靈而。他們是胚胎中的靈性之子,位於層面M——屬靈孕育的層面。因為從靈而生,他們便不再被上帝視為是人性之子,而是靈性之子了;因為一旦被稱義,他們就已經放棄了自己曾經具有的人類特性,或者被視為已經死去,成了上帝所合意並悅納的聖潔活祭。在基督裏,他們現在成了新造的人:舊事(人類的希望、意志和雄心)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因為“如果上帝的靈住在你們心裏,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參看《哥林多後書》5:17; 《羅馬書》8:9)如果你們已經從靈而生,“你們(作為人類)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裏面。”

層面L代表完美的屬靈的生命;但是到達層面L之前,我們必須實行立約的條件。我們和上帝立約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對所有人類的慾望事物都要捨棄,進一步就是要在我們現世的生涯中履行盟約,就是讓“身體處於控制之下”(視肉體已死亡),也就是不顧我們自己的意志,只按主的意志行事。層面L的入口被稱為出生,或是完全進入靈性的生命。在“收割”期或者福音時代結束的時候,當整個教會從世界中被選出(揀選)的時候,將進入這個層面。“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然後,我們活著並繼續存在的人,將被立刻改變——使身體成為完美的屬靈生命, 就像基督榮耀的形體一樣(因為“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變成原文作穿)”)。隨後,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我們當前受制於肉體慾望的各種干擾阻礙)必都歸於無有了。

但是還要更進一步,才能被帶入屬靈生命的完美,也就是說,進入“隨後必將到來的榮耀”,即層面K。我們這裏指的不是人的榮耀,而是關於大能或者職權的榮耀。達到層面L,帶給的是個人完全的榮耀,也就是基督那樣的榮耀生命。除了我們是如此地完美、變得完全像我們的主和頭(元首)之後,我們“榮耀”的大能和職權還要與他聯結,和他一起坐在他的寶座上,就像他復活之後的完美一樣,被提升到至高者上帝的右邊。至此我們將進入永遠的榮耀,即層面K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研究前面討論過的圖表,請注意上帝計劃中各種特徵的圖解說明。因為金字塔圖形的適切性,也因為《聖經》中明確地提到它,所以我們在這些說明中用它來代表完美。

亞當曾是一個完美的生命,見金字塔a。請注意它的位置 — 位於層面N,這個層面代表人類的完美。在罪惡與不完美的層面,或者墮落邪惡的層面R上,無頂的金字塔b是一個不完美的圖形,代表墮落的亞當及其後裔 —— 他們墮落、罪孽深重、被定罪。

後來時代的亞伯拉罕與其他人因信稱義,同上帝建立了友好關係,由層面N上的金字塔(c)表示。亞伯拉罕是墮落的人類家庭中的一員,就其本性而言屬於層面R中的其他部分;但是保羅告訴我們,亞伯拉罕因信稱義;也就是說,他因信而被上帝看作是一個無罪和完美的人。這樣,依照上帝的評價,把他升到層面N,高於墮落、在有罪的人類世界之上;儘管實際上他仍不完美,但卻得到亞當所失去的恩惠,也就是說,能夠與上帝如同“朋友”般的交流。(參看《雅各書》2:23)所有處在完美(無罪)層面N上的人都是上帝的朋友,亞伯拉罕是這些朋友中的一個;但是罪人(在層面R上)對上帝懷有敵意,他們是“作惡的敵人。”

大洪水後的人類世界由圖形d代表,仍然位於層面R——仍有敵意,人類將在這個層面上一直持續到福音教會被揀選和千禧年時代的開始。

“屬肉體的以色列人” ,在猶太時代中以 公牛和山羊作為象徵性的祭物來洗淨他們的罪(不是真正地,而是象徵性地,因為“律法原來一無所成。”《希伯來書》7:19),他們得到的是象徵性稱義,因此他們位於層面P上面的(e),即象徵性稱義的層面,這個層面從西奈山頒佈律法開始,直到耶穌終止律法,把律法釘到他的十字架上。這種象徵性的稱義,被比猶太制度的方式“更美的祭物”所廢除了,那“更美的祭物”確實能“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的罪孽”,而且“叫那近前來的人[真正地]得以完全。”《希伯來書》10:1。

圖形f說明的是:當耶穌出現時,屬肉體的以色列人經受了考驗與苦難之火,耶穌篩選了他們,把麥子,即“真正的以色列人”從他們掛名的教會中帶出來,特別是在麥子被分離出來之後,他“把糠[那個體系中的垃圾部分]用不滅的火燒盡了。”那是一個艱難的時代,他們無力避免。參看《路加福音》3:17, 21, 22; 《帖撒羅尼迦前書》2:16。

耶穌三十歲時是一位完美、成熟的人(g),他捨棄了先前所擁有天堂的榮耀,成為一個,就是為了(因為上帝的恩典)眾人嘗了死味。上帝的律法絕對是公義: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命抵命。一個完美的為人類而死是必要的,因為沒有其他方式能夠滿足公義的要求。一個天使的死是不能支付贖價並赦免人類的罪,就如“公牛和山羊的死永不能除罪”一樣。因此,耶穌被稱為“在上帝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他成為一個,“成了肉身”,使他可以支付能夠拯救人類的贖金(相等的價格)。首先他必須是一個完美的人,否則他就不可能比任何墮落人類中的一員更能做為支付的贖金。他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汚、遠離罪人。”他成了和罪人一樣的形態或外表,“成為罪身的形狀”,即人的樣式。但他是成了人類完美的樣式:他既沒有人的罪,也沒有人的缺陷,除非他在事工中自願分擔有些人的悲哀和痛苦,擔當他們的痛苦和軟弱,把他自己的活力、健康和力量賦予他們。經上說:“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以賽亞書》53:4),而且“有能力[生命、活力、精力]從他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們。”《馬可福音》5:30;《路加福音》6:19;《馬太福音》8:16, 17。

既有(完美的)人的樣子,他謙卑自己,全心順服,直到死亡。他把自己呈獻給上帝,說:“上帝啊,我來了(經上那卷書中是以耶穌的口吻說這番話的)為要照你的旨意行”——他通過水中的洗禮作為這一奉獻的象徵。當他這樣呈現自己,把他的生命分別為聖,他的獻祭就是聖潔的(純潔)並為上帝所悅納;當聖靈降臨到他身上油膏他的時候,上帝用聖靈和大能充滿他,顯示了對他的悅納。

聖靈的充滿孕育了新的特徵,即神聖的特徵,當他全部完成了人性的犧牲這種獻祭時,神性便會完全成長或者誕生。這種孕育是從人類狀態向神性的提升,用位於層面M上的金字塔h表示,這是從靈而生的層面。耶穌在這個層面上度過了他生命中的三年半,直到他的人類生命在十字架上終結。接著,他在死去三天后復活,到達屬靈生命的完美(層面L上的i),從靈而生,“是從死裏首先復生的。”“從靈的,就是。”因此,耶穌復活時以及復活後都是一個靈,即一個屬靈的存在,總而言之,他再也不屬於人類的生命。

的確,他復活後有大能顯現,而且確實顯現過,為的是教導他的信徒,向他們證實他不再是死的人;但他也不是一個人,不再受人類肉身狀態的約束,而是能像風一樣來去無蹤(即使房門關閉),沒人能說出他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凡從聖靈的,也是如此。”(《約翰福音》3:8),比較20:19, 26。

從他分別為聖的那一刻到獻身,在他受洗之時,在作為人的特性上,他已經被認為是死去了,而新的特性卻由此開始,在復活時完成,這時他到達完美的靈性層面L,被提升為屬靈的生命。

耶穌復活四十天後,上升到高天至大者的身邊,即神聖榮耀的層面K(金字塔k)。在福音時代他已位於榮耀中(l),“與聖父一起坐在他的寶座上,”是地上教會的元首,也是她的指導者和引領人。在整個福音時代中,教會已逐漸發展,受管教和考驗,目的是在這個時代的末日裡或稱收割期的時候,她能成為他的新婦並同為後嗣。因此,教會能有耶穌受苦難的共同處境的關係,以便當合適的時刻到來時,能和他一起得榮耀(層面K)。

教會走向榮耀的步驟與她的主和領導者耶穌基督是一樣的,他“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 —— 除了耶穌(是屬人類完美的層面N)之外,教會是從更低層面(R)開始的。正如我們所見,我們的主來到這個世界,位於人類完美的層面N,而我們所有亞當的後裔,則位於較低的層面R,即罪惡、不完美、對上帝懷有敵意的層面。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稱義,從而到達層面N。怎樣達到這一目的呢?通過行善事嗎?不;罪人不能行善事。我們不能對上帝稱讚自己,因此“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我們得以稱義或者達到完美人類層面的條件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為我們贖罪並把我們從亞當的墮落中拯救出來,“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才達到完美的層面。“我們因信稱義[升到層面N]。”“我們既因信稱義,就……得與神相和”(《羅馬書》5:1),因此不再被上帝看作是敵人,而被視為是稱義的人類子孫,位於在亞當和我們主耶穌一樣的層面,除了他們是真正的完美之外,反之我們都只是被上帝視為義人罷了。我們通過上帝的話語認識到因信被稱為義,經上說:你們被“贖回”、“拯救”、“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就白白的稱義”。因著信,我們得到了基督的義袍,在上帝的心目中我們是無可責備,沒有瑕疵,而且聖潔。上帝同意把我們的罪歸咎於耶穌,使他可以擔當我們的懲罰;他為我們而死,就如他是個罪人。因此,他的義歸與所有接受他救贖的人,而且把所有在罪進入之前,人類原先擁有的權利和祝福帶給他們。耶穌的義使我們復生,也使我們與上帝建立友好關係。因著信,我們馬上可以與上帝有這種關係,在上帝“指定的日期”,我們確定無疑地有永生,和能與上帝的友好關係更為圓滿,以及充滿歡樂和喜悅。

但是要記住,儘管稱義是一件蒙福的事情,卻不改變我們的特徵:*我們仍然是人類。我們從罪的悲慘境地以及與上帝疏遠的關係中得到拯救,不再是有罪的人類,而是上帝的人類兒子;因為我們現在是他的兒子,所以上帝同我們說話。

* 當我們說到一個人“性情怪癖”時,“特徵 ”或者“性情”這個詞會指不同的含義。嚴格說來,沒有人生來就是邪惡的。人類的特徵都是“很好的”,是神聖特徵的塵世形像。因此每個人都具有美好的特徵,困難在於這個美好特徵已經變得邪惡。因此,一個人的邪惡和野蠻等都是不正常的,而像上帝的特徵則是天賦的。正是基於它的原本意思,我們在上文中使用了特徵這個詞。我們經由基督被稱義,完全回到我們人類的所有特權和賜福的特徵——即上帝的塵世形像。

在福音時代,上帝一直在呼喚“同作後嗣”的“小群”,說道:“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就是說,把你自己、你所有屬世的權利、你的意志、你的才能、你的一切都給我,就像耶穌為你樹立的榜樣;我將使你成為比人類層面更高的兒子。我將使你成為屬靈的兒子,如同復活的耶穌那樣,具有屬靈的身體,就是“上帝本體的真像”。如果你願意放棄所有屬世的希望、雄心和目標等,完全犧牲人類的特性,把它用於對我的服事,我將賜給你高於其他人類的特徵;我將使你成為一個“在上帝的性情上有份的人”,即“上帝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那些在福音中得到啟示和對擺放在他們面前的這一獎賞持有正確價值觀的人們,都欣喜地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人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他們前頭的路程,就必得勝。我們的稱義並不是因我們蒙召所行的事工:我們的主耶穌做了一切他能做的事工直到他死去,當我們因著信,承認他所完成的事工,我們就被稱為義,被提升到層面N。但是現在,如果我們願意再進一步,我們不能沒有行事工就能往前行。確實,我們一定不要失去我們的信心,否則將會因此失去了我們的稱義;一旦被稱為義,就要堅定信心,我們才能夠(上帝的恩典賜予我們從靈而生)去行事工,好結出上帝悅納的果子來。上帝要求如此;因為我們有盟約上的義務,需做出這樣的犧牲。對於那偉大的獎賞,上帝要求我們要奉獻,犧牲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為此獎賞全力以赴,以表示我們的感激;不是感激人,而是感激上帝,通過基督,我們成為聖潔、蒙他悅納的祭品 —— 我們的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當我們呈交這所有事物的時候,我們說:主啊,你要我怎樣把這一切獻給你? —— 我的奉獻犧牲,我的時間、才能、權利等等,然後,研究上帝的話語尋求答案,我們聽到他的聲音,引導我們,奉獻出我們所有的,就像主耶穌所做的那樣,把我們的一切獻給上帝,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只要我們有這種能力,或者他們需要,就為他們提供精神糧食或者食用糧食,用基督的義披戴他們,或者給與需要的衣物穿。一切都如此做後,我們就是由聖靈所生,就已經到達了層面M;現在,如果我們使用他賜予我們的力量(聖靈的力量),就能通過這種力量,藉著他(基督的力量或者聖靈的力量)履行所有的立約,靠著愛我們的主,他用自己的寶血救贖我們,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像這樣跟隨耶穌的腳步行進 ——

“從不以為贏得了勝利,
        也不曾安逸地叫停。
在你獲得冠冕之前
        那艱巨的事工不會完成。”

當我們打完那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如同我們忠誠的弟兄保羅一樣,最終獎賞就會屬於我們了。直到那時,我們為事工所做的奉獻犧牲和每日服事的燻香之氣才能日益上升 —— 通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成為一種極美香氣的祭物,為上帝所悅納。通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上帝所悅納。

那些“睡著了”的得勝者們將會復活成為靈性的生命,上升到層面L,那些還活著並等待主到來的人們將被“改變”,達到同樣的靈性生命的層面,他們將會馬上復活,不再是“睡著”了,經由這種“改變”使其脫離屬世的形體,這將是必要的。到那時,這些人將不再是軟弱、屬世、會死亡、會腐朽的生命了,而是完全從靈而生,成為屬天、靈性、不會死、不朽壞的生命。參看《哥林多前書》15:44, 52。

在他們“改變”或者成為完美的靈性生命(層面L)之後,我們不知道會有多長的時間,他們才會完全與主一起得榮耀(層面K)、在大能和輝煌的榮耀中聯結。但是我們明白,基督的整個身體(教會)和頭(元首)的合一,和完全的榮耀,就是“羔羊婚娶他的新婦”,那時新婦將完全進入到她的主的歡樂中。

再看一下上面的圖表,n、m、p、q四個不同類別,它們聯合代表整體名義上的福音教會,號稱基督的身體。類別nm都位於屬靈孕育的層面M。這兩個類別在福音時代始終共同存在;都與上帝立過要成為活祭的約;都“在愛子裏接受了恩典”,也都由聖靈孕育成為“新造的人”。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n代表那些正在履行他們的盟約,而且與基督一起棄絕了對塵世的願望、目標和野心的人,m則代表許多上帝的兒女們,他們由聖靈孕育,已經立過約,但是,唉! 他們在履行盟約時卻畏縮不前。類別n由那些將成為基督新婦的勝利者組成,他們將與主共同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即層面K。這就是天父樂意把國賜給他們的那個“小群”。(參看《路加福音》12:32)那些屬於類別m的人,面對要棄絕人類意願時卻是畏縮不裹,但是上帝仍然愛他們,為此也會帶領他們經過不幸和苦難的道路到達層面L,即完美的屬靈層面。但是他們必將失去到達榮耀寶座層面K的權利,因為他們不是得勝者。如果我們珍視我們天父的愛,如果我們希望得到我們主的認可,如果我們渴望成為他的身體(教會)的一員、他的新婦,能坐在他的寶座上,就必須忠誠地履行、完成我們的獻身之約。

大多數名義上的教會是以p這部分來表示。請注意,他們並不是在層面M,而是在層面N上面。他們被稱義,但是沒有成聖。他們沒有完全奉獻於上帝,因此沒有孕育成屬靈的生命。然而,他們高於世人,因為他們接受耶穌作為從罪中救贖他們的救贖者;但是,他們並未接受這個時代來自天上的蒙召,成為與上帝性情有分的靈性之家的一員。如果他們保持信心並完全順從基督王國中公義的律法,在復活的時候將與亞當一樣,最終獲得塵世上人類的完美。他們將完全恢復因亞當失去的一切。就因眾人都得到了救贖,所以他們將獲得人類的完美,在精神、道德和身體方面都是完美的,並將再次具有上帝的形像,如同亞當最初的情形一樣。就如同那些聽道並信道,且相信通過基督可以得到救贖的人們,他們稱義的位置,即是在層面N,是一個特別的蒙福,他們因著信會比一般世人更早地享受到這種賜福(因為在千禧年時代,所有人都將明白真道)。然而,在正確的指導之下,這些人必將會有較早開始的優勢和發展。但是在當前,類別p無法善用因信稱義的真正利益。為了特殊的目的,現在准許給予一些人能夠作為上帝可悅納的祭品,成為“基督身體”(教會)的成員,為類別n。屬於類別p的那些人“徒受 ”上帝的恩典[稱義](參看《哥林多後書》6:1):在上帝悅納祭品的這段時間裏,他們未能善用恩典繼續前進,並且獻上自己作為可悅納的祭品。這個類別中的人,儘管不是“聖徒”,也不是奉獻上“身體”的成員,還是被使徒稱為“弟兄們”。(參看《羅馬書》12:1)就整個人類而言,儘管具有不同的特徵,在復興的時候將永遠是基督的弟兄和上帝的兒女。對於在各個層面上的各種屬性、及具有各種特徵的人類來說,上帝是所有與他和諧一致的萬物之父。

另一個與名義上的教會有關的類別,由層面N下面的截面表示,不在層面N上面,這個類別從來不相信耶穌為它的罪獻身,因此也不能稱義。他們是“披著羊皮的狼”,但是自稱基督徒,被認為只是掛名的基督教會。他們不是真正的信徒,不相信基督是他們的拯救者;他們屬於層面R;他們是世人的一部分,而且位於教會之外,對教會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在這種的情況下,這教會始終存在于整個福音時代,各種不同的類別n、m、qp混淆在一起,都自稱是基督徒。正如我們的主所預言的那樣,是有名無實的王國(掛名的教會)就像同時播種了小麥和稗子的田野。他說,他會“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在這個時代結束時)收割”。當收割的時候,他會對收割的人(“天使們”,即使者)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參看《馬太福音》13:38, 41, 49。

我們的主所說的這些話向我們表明他的意圖是要讓這兩者在這個時代中一齊生長,且都被認為是名義上教會的成員,他也計畫等到時候到來時要把麥子和稗子這兩種不同的種類分別出來,到那時,那些真正的教會,那些得到上帝認可並屬於上帝的聖徒們(n),將會顯現出來。參看《馬太福音》13:39。

在福音時代中,好種子一直在生長,稗子或者雜草也在成長。“好種,就是天國之子。”就是靈性之子,屬於類別nm,而“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因此, q類的所有人和p類中的許多人都是“稗子”,“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並且“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因為類別p中的那些人沒有把服事和才能獻給救贖他們的主 —— 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毫無疑問,他們把許多時間和才能用來反對上帝,因此就是服事敵人。

現在來看圖表中福音時代的收割期或結尾階段;請注意它被分為兩個部分,即七年期間和三十三年期間,與猶太時代的收割期極其精確地相似。這個收割期,就像猶太人的一樣,首先要有一個考驗的時期,並對教會進行篩選,然後是憤怒時期,或者上帝的大怒把“末了的七災”盡發到世上,包括名義上的教會。猶太教會在屬世的層面上是福音教會在屬靈性層面上享有的一切的“影子”或者模式。在猶太時代的收割期考驗,屬肉體的以色列人的真道,隨後也會呈現給他們知道。那時要顯明的真道就是快鐮刀,它把“真正的以色列人”從名義上的猶太教會中分別出來;與那些自稱是信仰真道的人比較,他們只是一小簇真正的麥子。在福音時代的收割期也是如此。這個時代的收割期,如同猶太時代的一樣,是在收割統領者,即我們的主耶穌的監督下,到那時他一定會顯現出來。(參看《啟示錄》14:14)在這個時代的收割期中,我們主的第一個事工將是從謬誤中分出真理來。掛名的教會因為混淆狀況,主稱其為“巴比倫”,即混亂;收割時期就是要從名義上的教會中分別出來各個不同類別的時間,也是為了使n類成熟和完美的時間。麥子將從稗子中分離出來,成熟的麥子將從不成熟的麥子中分離出來,如此等等。類別n中的那些人是麥子中的“初熟的果子”,被分離出來之後,他們將在指定的日期成為基督的新婦,並將永遠與她的主在一起,就像她的主一樣。

圖形s表示這個小群從巴比倫中被分離出來。她是在要與主成為一體的道路上,奉他的名,和分享他的榮耀。榮耀的基督,教會的頭與身體由圖形w表示。圖形t、uv代表巴比倫,即掛名教會的毀滅,在“我們主的日子”裏,在“患難時期”,巴比倫將土崩瓦解。雖然看起來這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對於所有真正的麥子來說,實際上是有很大的益處。巴比倫的毀滅是因為她並不是像她所說的那樣。名義上的教會中雜集許多偽君子,他們使自己與巴比倫交接在一起,因為她在世人的眼中名望顯赫,他們的行為使巴比倫成為世人鼻孔中的臭氣。主始終知道他們的真正品格,但是,根據他的目的,他在收割之前都會讓他們任其發展,到了收割時,他將“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捆成捆],從他國裏[真正的教會]挑出來,丟在火爐裏[災難、毀滅他們的名義體系制度和錯誤的信仰]……那時義人[類別]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馬太福音》13:41-43),多種多樣的異教徒和邪門奇術的增長,將導致災難降臨到教會;由於巴比倫教導許多違背《聖經》的教義,這種情況將成為教會嚴峻的考驗。如同猶太時代的收割期一樣,基督的十字架,對於期待著榮耀和力量的猶太人來說是一塊絆腳石,同時對於一般世故的希臘人來說也是一種愚蠢,因此在福音時代的收割期中,它將再次成為絆腳的石頭和跌人的磐石。

每個不把信靠基督真道的根基建造在金、銀和寶石之上的人、和與此一致的特性之外,他們將會發現自己在上帝憤怒(“火”)的時代中將要非常的失望;因為所有教義和儀節建造在草木、禾楷上的根基將被燒毀。那些把根基建在信靠基督真道上,並因此擁有上帝贊同的特性的人們,由圖形s表示,t則代表“大群眾”,由聖靈孕育,但是,他們是把根基建在草木、禾楷上的麥子,在召聚初熟的果子(s)時尚未完全成熟。他們(t)失去寶座和神聖屬性的獎賞,但是最終將會以低於神聖特性的屬靈生命的形式誕生。他們雖然確實奉獻犧牲,但是他們被世界的靈戰勝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未能為上帝完全奉獻他們的生命。即使在“收割期”,在那時活著的新婦成員,將被真道從其他成員中分別出來,而其他成員包括類別t在內,他們將不能辨別真道。這些人在分別的時期,他們將對相信真道和行動方面未能馬上領會。無疑地,他們因為疏忽及忙於其他事務的負擔,當他們後來意識到新婦已經完成並與主結合,而失去了偉大的獎賞時,他們將會非常的失望;但是,那時他們會認識到上帝美好的計劃是對他們和整個人類世界的愛,這將會完全克服他們的悲傷,他們將要歡呼:“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示錄》19:6, 7)還要注意到上帝豐盛的預備:這信息要送給他們 —— 雖然你們不是羔羊的新婦,你們將會出席婚宴,“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同上,9節)在指定的日期,這群人將通過主的管教,完全同上帝及其計劃融入和諧一致,並且將洗淨他們的衣裳,使他們最終會到達鄰近新婦的位置,即位於靈性層面L 上的截面y。參看《啟示錄》7:14, 15。

大患難時期將會在巴比倫開始墮落和崩潰之後開始,隨後將影響到世界。它將是個傾覆所有人類社會和政府的時期,是為了正義將要統治這個世界所做的準備。屬肉體的以色列人(e) 被上帝所棄絕,要直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在這患難時期,以色列全家將得救,重得上帝的喜愛;福音教會或者屬靈的以色列,將完成並得到榮耀。在千禧年時代,以色列將是世人的領導民族,是世上所有生命的元首,進入統一與和諧,世上的所有順從者都會因此而逐漸地被吸引過來。

他們恢復到完美的人類特徵,就如一般世人恢復完美一樣,這將是一項逐步展開的工作。這項事工的全面完成需要整個千禧年時代的時間。在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因亞當的犯罪而引致死亡的結果將逐漸被吞噬或毀滅。它的各個發展進程,如疾病、苦痛和軟弱以及死亡,都將屈從於偉大重建者的大能,直到這個時代結束時,我們圖表中的偉大金字塔將得以完成。基督(x)將成為所有萬物的元首,天使和人類的首領,僅次於天父;下一級或者下一排將是大群眾、屬靈性的生命(y),再次是天使;然後是屬肉體的以色列人(z),僅是指真正的以色列人,位於地上萬族之首;然後是人類世界(w),被恢復到生命的完美,如同人類的始祖,即犯罪之前的亞當。這一重建將在千禧年時代,即“復興的時候”逐步完成。(參看《使徒行傳》3:21)但是,在千禧年期間,會提供一個完全的個人試煉,其中有些人將被毀滅:首先是這些人們在完全認識真理並在有機會的百年時間裡,卻拒絕向前邁進正義與完美(參看《以賽亞書》65:20);其次是那些已經進步到完美,但是在千禧年結束時,在最後的考驗中證明是不忠實的人。(參看《啟示錄》20:9)這些人要經歷第二次死亡,再也沒有復活的應許或者復興。只因贖價再也不賜予人類,因為基督不會再次死去。

當我們瞭解到我們的天父,為了提升教會和藉著萬物的復興,通過以色列,使地上的萬族得到賜福的偉大計劃,這讓我們想起了天使們的歌唱:“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這將是上帝計劃的圓滿實現 ——“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同歸於一。”那麼,誰能說上帝的計劃已經失敗了呢?誰能說他還沒有為了良善而制服邪惡,使人類和魔鬼兩者的憤怒都轉化成為對他的讚美呢?

金字塔的圖形不僅可以很好地達到圖解完美生命的目的,而且在陳述全部創造的統一性時,對這種解釋有了進一步目的的回答,因為在實現上帝計劃的過程中,它將是一個整體,那時萬物的和諧與完美將在元首基督的領導下實現,不僅作為他身體的教會如此,而且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同歸於一。參看《以弗所書》1:10。

基督耶穌是這座宏偉建築的“開始”、“頭塊石”、“頂石”、“主要(上部)房角石”,這僅只是開始而已;下面的每塊石頭必須按照頂石的線與角度和諧地建造。不論這個建築中有多少種石頭,不論上帝的兒女中有多少不同種類的屬性特徵,也不論是地上的還是天上的屬性特徵,他們都是永遠被上帝所悅納的,都必須與他兒子的形象一致。所有將屬於這座建築的人必須具有順從上帝的靈,必須體現對上帝及其創造物的愛(這一點通過耶穌得到了充分的說明),必須履行律法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你要愛人如己。

在這個過程中(如同《聖經》所概括的那樣,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同歸於一,在同一位元首的領導之下),元首基督耶穌是首先被挑選的;其次是教會,就是他的身體。天使和其他屬靈的類別列為其後;然後是以色列與世界的聖賢。從最高處開始,排序依次展開,直到所有願意的人都將會被帶到和諧與統一。

這座金字塔的特性之一就是,這塊可靠的、主要的房角頂石首先被放置,他被稱為石。這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對上帝的全部希望和公義的基礎都被放置在天上,而不是在地上。那些建在它下面的石塊、與這個天上的基礎聯結,藉著上帝的吸引力(力量)與律法固定在這基石上。雖然這個順序與地上的建築完全相反,但是基石應該首先置放,這樣在整個建築中就會發現和它一致的石塊,是多麼地相稱!還有,發現我們的基礎是從上而下安放、而不是從下而上安放,這也是多麼地相稱!我們作為活石,“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因此,這項事工將延續到千禧年時代中進展,屆時,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在地上,所有各個不同屬性的創造物,都在一致的完美順從中,讚美和服事上帝。那時宇宙將煥然一新;因為到了那日,“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即經歷第二次死亡。參看《使徒行傳》3:22, 23。

曠野中的會幕,在時代圖表中所顯示的課題,在這裏以神聖安排的形式教導是同樣的課題,隨後將進行更為充分的考查。我們把曠野中的會幕圖表放在另一邊,使到達至聖所的不同層面或不同步驟能被清楚地注意到或者意識到,就像教導已經仔細研究過同樣的步驟。會幕庭院的外面是處於罪惡中的整個世界,位於墮落的層面R。通過“大門”進入“庭院”,我們成為信徒或者稱義的人,位於層面N。那些進一步獻身繼續向前的人,走近會幕的門,然後進入(層面M),成為祭司。他們吃“陳列餅”得以強壯,被“燭臺”啟迪,能夠通過耶穌基督在“金壇”上向上帝獻出悅納的熏香。最後,在第一次復活中,他們進入完美的屬靈性的生命狀態,或者“至聖”(層面L),然後同耶穌聯合在一起,在天國的榮耀中,在層面K上。


蒙福的盼望

“不久,塵世的戰鬥就要結束,
        不久,她的眼淚就會擦乾;
不久,耶和華的大能
        就會把黑暗轉向千禧年的黎明。

“不久,這吞沒人類的疾病
        就會成為屬於過去的記憶;
不久,那曾經拯救他們的大愛
        就會使他們的哭泣變成歡樂的歌聲。

“不久以後!那不斷臨近的
        就是榮耀之日更加輝煌的黎明。
讚美上帝,光明每時每刻都更加清晰,
        越來越強烈地照耀著那完美的一天。”



Dawn Bible Students Association
Home Page  |  目录  |